11月18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务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广州水投集团广州排水公司承办的以“湾区排水管理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排水分论坛上,100余名湾区各城市与地区排水同行与会,以现代化发展视角从管理创新、提质增效、新技术应用等多重纬度,交流分享所在城市排水实践领域探索经验,共同寻求促进排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思路。广州水投集团广州排水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卢宝光,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军先生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分论坛,与湾区同行进行充分交流分享。
城市排水管理之思辨
城市排水运维实现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告别刀耕火种的传统运维方式,排水行业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突破。围绕“城市排水管理模式创新”命题,广州、佛山、肇庆排水同行企业骨干力量依次分享了各自城市排水管理创新经验。
广州水投集团广州排水公司总工程师袁嵘女士主持开启排水分论坛及“城市排水管理模式创新思考”主题沙龙交流环节
广州水投集团广州排水公司营运管理部部长赵晶作《两化融合驱动广州排水精细化管理》主题分享
赵晶部长介绍了广州排水公司成立两年来,以“两化融合”为驱动,不断创新排水管理模式,提高排水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探索。他表示,精细化管理背后不光要补充设施短板,更要补充管理短板,现代化排水运维的核心是管理与创新。
佛山水业排水事业部副经理韦增祥作《佛山市高明区排水管网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营管理规划与实践》主题分享
韦增祥副经理阐述高明区排水管理信息化探索时表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高明区将建立起排水管网信息化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逐步实现了排水资产管理可视化、排水设施监测同步化、排水设施管养流程电子化、排水监督考核透明化和排水防涝调度科学化。
肇水集团建设管理部副部长韩建博作《肇庆市排水体制创新探索与实践》主旨分享
肇庆市排水体制创新探索对当地水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未来持续开展黑臭水体攻坚,韩建博副部长表示要加强规划,提升流域管理和城市适应性,多方筹措解决黑臭水体治理资金需求,也要正本清源,逐步将雨污分流进行到底,最终实现城市建设与生产经营进一步扩大双赢局面。
排水提质增效之实战
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是当前推动城市水环境提升的重点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切实提升管网运行效能是业内关注的热点。分论坛上,深圳、东莞、惠州三地同行带来他们实践探索的有益经验。
深圳水务集团管网运营部部长张德浩先生主持“排水管道养护实践中新技术应用实效探讨”主题沙龙交流环节
深圳水务集团管网运营部副部长谢祥威作《深圳市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分享》主题分享
谢祥威副部长深入阐述了深圳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经验,引发现场热议。他表示在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工作的基础上,深圳逐步实现了降水位、提浓度、提标准及全要素调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他也指出,提质增效攻坚要卓有成效,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多方协作、建管一体三大原则。
东莞市水务集团管网公司副总经理周政杰作《东莞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分享》主题分享
东莞提质增效工作经验为城市排水的提质增效拓宽了思路。周政杰副总经理表示,提质增效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以污水提质增效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管并重,统一建设运营主体;要实现河道、泵池和管道水位三降低,这是提质增效的前提;更要转变思维,管网考评由“工程建设”转向“建管运维”。
惠州市市排水管理中心主任陈有秋作《惠州城市排水系统提质增效主要做法及措施》主题分享
正在推进机制改革的惠州,也狠抓提质增效不放松。陈有秋主任表示,惠州从开展家底普查、夯实基础工作、综合管网整治建议等方面着手,持续加大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但也面临普查未全覆盖、老城区排水设施历史问题多等其他城市同样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管网养护实效之探讨
近年来,大湾区各城市都在积极探索排水管理实践技术。分论坛上,珠海、江门、中山三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围绕排水管道养护实践中新技术应用实效展开了深入交流。
珠海水控集团管网公司书记姜甦先生主持“排水管道养护实践中新技术应用实效探讨”主题沙龙交流环节
珠海水控集团管网公司副总经理邹秋云作《城市水环境治理对策分析》主题分享
以白石涌治理为例,邹秋云副总经理分享了珠海在水环境治理的有益探索。他表示,白石涌治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新范式,参照白石涌小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珠海通过河渠清淤、排口整治、管网修复、正本清源四大重点措施,逐步实现臭水体整治全覆盖。
江门碧源污水治理公司副总经理刘金华作《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排水管网中的应用》主题分享
刘金华副总经理在阐述GIS技术应用实现排水管网的动态维护和管理时表示,GIS技术运用提高了排水管网运营维护的效率,对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等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为排水系统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打下了基础,未来信息化管理取代人工管理是排水管网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山公用水务水环境治理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思明作《污水管网运维的几点思考与感悟》主旨分享
总结污水管网运维经验,林思明总经理助理表示,将污水管网运维真正做好,就要切实以服务民生、造福百姓为目的,逐步实现政府监管、企业运维、专业维护、智慧管理、系统管理、联调联动,也要健全法规、加强执法,建立全民参与、奖惩分明机制。
优秀论文案例之分享
提质增效是湾区排水管理创新与实践的重中之重,三篇优秀论文分别从提质增效案例、思路和潜力等不同方面,对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的先进经验、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排水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广州水投集团广州排水公司中区运营分公司副经理陈君翰分享优秀论文《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案例》
近年来,广州提质增效工作效果显著。其中猎德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案例在2019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水环境提质增效的三个典型案例之一,在全国推广。
陈君翰副经理以猎德污水处理系统“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为例,论证了“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总结实践经验,他提出“借助水量平衡分析,确定系统治理思路”、“专业化运维管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结合系统区域特征,科学摸查挤排外水”、“敢于暴露问题,立行立改”、“从系统出发,排水设施一体化管理”及“持之以恒,提质增效不动摇”等六点经验。
珠海水控集团陈泽鑫分享优秀论文成果《珠海市横琴新区污水系统病害分析及提质增效的思路》
就污水系统存在严重病害情况下如何开展提质增效果,陈泽鑫表示,通过对病害的分析,珠海市横琴新区采取“加强源头管控,推进排水户建档”、“过程修复,堵住渗漏也要关注坡度”及“末端泵站调度,降低污水系统水位”的提质增效思路,为严重病虫害情况下有效开展提质增效找到了新的方向。
东莞水务集团戴永康分享优秀论文成果《东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潜力分析》(发表于《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第36卷第4期)
戴永康综合呈现了东莞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工作中确定提质增效潜力、效益和侧重点的思路,指出提升污水管网收集处理能力比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提出“厂网并重”、“厂网一体”、“智慧厂网”三方面建议,科学合理地提升东莞市污水处理效能。
互动交流环节,讲授嘉宾的精彩分享引发阵阵热议,与会嘉宾表示同行们分享内容实用丰富,颇受启发。现场,大家就共同关注的供排一体化、水安全与水环境两水平衡、跨系统联合调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