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汉汉秀剧场为国内第一家室内水舞台表演建筑,国内没有相关类型的工程实例提供参考。剧场表演水池存水量大,达9278m3,演出水系统设计复杂,安全要求高,并需保证各种状况下如水下设备检修和表演事故发生时,每天表演的正常进行,同时可实现表演用水不断循环使用达到节水效果。介绍了室内表演水系统的表演水池、缓冲水池、后备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阀门控制、设备启闭来实现池水相互转换,以满足各种工况的不同使用要求。
武汉汉秀剧场为国内第一家室内水舞台表演建筑。目前,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室内水舞台表演建筑有美国拉斯维加斯百乐宫酒店(Bellagio)的“OShow”和澳门新豪天地的“水舞间”。汉秀剧场建成后,会常年不间断演出一台固定“水秀”节目,一般白天为演员排练时间,晚上演出。
作为室内大型水舞台的设计,国内没有相关类型的工程实例提供参考。表演水池存水量大,达9278m3,约为3个标准游泳池水量。演出水系统设计复杂,安全要求高,并需保证各种状况下如水下设备检修和表演事故发生时,每天表演必须正常进行,同时可实现表演用水不断循环使用达到节水效果。工程现已完工(见图1),首演时间为2014年12月20日。
1 建筑背景及工程概况
汉秀剧场的建筑功能为专门表演水上节目的剧院,建筑面积8.6万m2,设有2 000个座位,并有VIP专属通道与座席。汉秀剧场创造了多项世界文化之最:世界投资额最大的演艺剧场(投资25亿元人民币);世界首个可结合剧情升降、移动、倾斜、错落无限变化的梦幻舞台;世界首个能移动、旋转、升降的观众座席;世界首台可飞行移动的LED巨型屏幕;世界上最深的舞台表演水池,水深8.5m(“OShow”7.6m、“水舞间”8.0m);世界上难度最高的舞台节目之一,包括24m的高台跳水表演。
汉秀剧场建筑灵感源自中国红灯笼,是东湖中央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侧为东一路,南侧为白鹭街,东北两侧接邻水果湖和楚河。总用地面积26 890.81m2(含六星级酒店用地),剧场地上建筑面积89 800m2,地下建筑面积58 500m2,地下3层(局部4层),地上1层,局部8层,建筑平面直径110m,建筑总高度59.8m,屋面景观构筑高至76m。
2 表演区功能介绍
表演区是秀场的主导核心区域,由干区舞台台面算起,单层通高达59.8m,包括湿区舞台(水舞台)、干区舞台、可摇摆座席区、升降座席区以及为它们配套的各种辅助功能。
与传统的剧院模式不同,类似体育场馆如游泳跳水馆,观众区与舞台融为一体,演员可从干区舞台、水舞台的水下及观众区通道、19m 高的演员环形跑场走廊、水舞台上空出场,配合座椅、场景、特效等变化,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震撼感觉。水舞台上空栅顶层标高46m,中间设置了多层跳台,最高处跳台离水面24m。演员有杂技、特技、舞蹈等;水舞台下还有专业潜水员,确保演员水中的安全及水中布景的顺利切换。
场内配有专门演出控制室,向不同场景如下雨、喷雾、喷泉、烟火、音乐、水陆空布景、舞台变换等提供技术保障。观众区由机械控制的可摇摆座席区及升降座席区组成。通过舞台机械控制,升降座席区可下降,行程近7m,座位1176座;摇摆座席区可等分为2部分,水平转动70°,行程30余米,座位各达415座;是世界载荷最大,行程最长的移动看台。舞台由干区舞台与湿区舞台组成。湿区舞台在摇摆座椅的下方,当摇摆座椅打开移动至两侧时,湿区舞台的表演水池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之内。水池内装有12台水中升降台,可以快速升降,在短时间内完成巨大的水景池与表演舞台之间的切换。干区舞台与传统剧院相似,也布置了升降舞台(见图2)。演出初期,观众座席为闭合状态,此时与传统剧场类似,观众面对干区舞台观赏表演(见图3a);当表演到一定场景时,观众座席改为开启状态,这时升降座席区缓慢下降,摇摆座席区分两侧打开,剧场的湿区舞台渐渐显露出来(见图3b),所表演的精彩节目同时转换为水中、空中、地面等多方位立体呈现。
3 表演水系统介绍
表演用水系统由3个独立的水池组成,分别为表演水池、缓冲水池、后备蓄水池。
版权、出处:《给水排水》